恒达网页版_安徽阜南:秸秆资源化这样做

  中评社北京7月15日电/据《人民日报》报导,小秸秆,大考题。夏收粮食要颗粒归仓。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海建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骆海建最近一个多月走村串户忙收储,不过他收购的不是粮食,而是农作物秸秆。在阜南县,170多名像骆海建这样的秸秆经纪人活跃在田间地头,成为一道别样风景。

  农作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一半在籽实,一半在秸秆。2018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深入实施秸秆禁烧制度和综合利用。2021年10月,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加快推进秸秆高值化利用,完善收储运体系,严格禁烧管控。2021年11月,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要求,全面实施秸秆综合利用行动,健全秸秆收储运体系,提升秸秆能源化、饲料化利用能力。

  地处黄淮海平原的阜南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大县,每年粮食产量约90万吨,产出农作物秸秆120万吨左右。2015年起,阜南开始严格执行秸秆禁烧政策,探索推进秸秆综合利用。2017年7月,阜南县被确定为中央财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县。

  如今,依托44个农机合作组织和8家企业,阜南县建起了27个标准化秸秆收储中心、84个乡镇级秸秆收储站、320个村级秸秆收储点,形成县、乡、村三级全覆盖的秸秆收集体系,现有秸秆综合利用企业135家。2021年,阜南县秸秆收集量128.22万吨,资源化利用率达98.5%,实现产值近55亿元。

  怎样将秸秆变废为宝,解决好农民关心的这项关键小事?近日,记者走进阜南,跟随秸秆经纪人,实地探访秸秆综合利用的“收、储、用、管”路径。

  收—— 

  村里来了秸秆经纪人,乡亲们对秸秆态度变了,从过去“一烧了之”和“想烧不敢烧”变为“不舍得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