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达招商注册_沈阳细河:从昔日“龙须沟”到今日文化之河
中评社北京7月21日电/据新华社报导,盛夏的细河迎来了一年里最热闹的时候。这条穿越辽宁省沈阳市重要工业区的昔日排污河,如今经过综合整治,成为城市景观带,大量市民假日里来此纳凉、避暑。
“真是没想到,几年前,这还是条臭水沟,别说遛弯,路过都要捂鼻子。”在沈阳市铁西区生活了10多年的王展说。
全长87.1公里的细河是沈阳市的纳污河,其中有63.9公里流经有“东方鲁尔”之称的铁西区,由于流域内重污染企业多,导致细河水体长期受到严重污染,曾被称为沈阳的“龙须沟”。
细河上游一段为修建于20世纪50年代、用于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放的卫工明渠,位于老铁西区;下游则穿过承接老铁西工业企业转移的新工业区——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沿岸遍布大大小小几百家工业企业。
“细河‘蝶变’是铁西区践行新发展理念,全面谋划转型振兴,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铁西区委书记郭忠孝说,铁西区自2017年开始,累计投入12亿元对细河进行综合治理,让这条工业之河、排污之河,变成了生态之河、文化之河。
细河综合治理工作启动以来,铁西区成立了以区委书记、区长任组长的专班,全面对细河开展排污口溯源排查,大力封堵、拆除违法排污口,沿线设置了16个监测断面,每半月监测一次水质……
沈阳市对细河治理进行了全面部署。污水处理厂升级、河底全面清淤、河道封育治理等措施多管齐下,一系列治理“组合拳”打出后,细河水质不断好转,两岸环境持续优化。
如今的卫工明渠两侧,商圈、公园遍布,河中碧波荡漾,河岸绿树掩映,休闲步道沿河延伸。老区西南侧的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一排排新工厂在进行数字化、低碳化改造,污水必须接入污水处理厂后方可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