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达客服_李志强:台美TIFA经济效益不如ECFA
![]() |
淡江大学大陆研究所副教授李志强。(中评社 资料照) |
中评社台北7月12日电(记者 倪鸿祥)台美贸易暨投资架构协定(TIFA)会议上月落幕获致成果。淡江大学大陆研究所副教授李志强接受中评社访问指出,台湾出口美国比重不高,即便台美签BTA或FTA,大幅降低关税,对台湾经贸影响仍然不会很大。TIFA的经济效益不如ECFA,可是对大陆的出口一旦衰退,对台经贸影响就很大。
李志强为美国普渡大学经济学博士,专长包括大陆产业经济研究、大陆财经专题研究、大陆对外贸易研究,曾任淡江大学大陆研究所所长,现为淡大陆研所副教授。
台美6月30日重启TIFA谈判会议,蔡政府会后公布,台美在深化双边关系方面,台美将扩大半导体、疫苗生产代工、电动车、绿色经济等产业的研发、制造、人才培育合作;双方将致力减少贸易障碍,拓展彼此农产品市场,简化医疗器材审核文件程序,透过双边合作扩大疫情药品及疫苗供应。美方考虑洽谈台美双边贸易协定(BTA)。
李志强表示,以半导体产业来说,台美展开TIFA贸易谈判前,美国2019年底就要台积电去美国设厂,台积电2020年宣布在亚利桑那州设厂,鸿海更是2017年就答应要去威斯康辛州设厂。这表示美国可能担心,一旦两岸之间开战的话,美国的半导体供应可能会产生断链的问题。
他指出,当然赴美设厂也会有补助,但这基本上,赴美设厂不是商业行为,如果没有美国的要求,台积电也不可能去美国设厂,因为明明在台工资、各项生产成本都会比美国还低,因此这完全是美国单方面的考虑。
李志强告诉中评社,这种情形未来会愈来愈多,例如日本也要求台积电去日本设置封装厂;欧洲现在也要加强半导体的在地化生产,而台湾也是被拉拢的对象,所以台湾的半导体产业与科技产业,尤其是在中间零组件的科技产业,将被迫要在国外设厂生产。
他说,台湾的科技战略地位未来可能会下降,也很难抵挡、因应,因为台湾现在制造代工地位,是当初美国发展全球化政策时所分配指定的部分,如今欧美各国都在去全球化,当然会伤害到台湾在高科技产业的重要性。
李志强认为,韩国的状况会比台湾好很多,因为韩国发展自有品牌成绩不错,例如高科技产业有LG、三星,现代汽车等品牌都已打出名号。
李志强向中评分析,其实这次TIFA成果的政治意义比经济效益还大,第一,美国希望摆脱中国的产业链,台湾是中国要争取统一的对象,美国若跟台湾展开合作的贸易谈判,甚至有些成果,美国也达到打击中国目的,这也算是美国总统拜登延续前任特朗普的友台政策,所以台美TIFA会有成果并不意外。
他指出,二,台湾目前的产业结构仍以中间的零组件、还有重要原材料为主,例如台湾的纺织业主要是做布料,而非做成衣;如果比较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TIFA达成共识的经济效益不如ECFA,因为台湾的工厂在中国大陆,台湾提供半成品或零组件、布料到大陆,大陆台商的生产成本才能降低,这也是为何两岸货贸协议若能签成对台湾比较重要的原因。
他说,其实不只两岸之间的经贸关系是如此,世界各国也一样,例如日本也是生产半成品,提供给世界各地的日本厂商加工制造成品,所以台美TIFA若达成协议,甚至签BTA或自由贸易协议(FTA),经济效益并不会太大,因台湾的产品直接出口到美国的数量本来就不多。
李志强举出美中贸易战后第二年,也就是2019年度台湾出口贸易数据,台湾出口到美国占整个出口比重为14.0% ,虽较2018年大幅提高 2.2%,但同年出口到中国、香港占比40.1%,相差太大,即便美国大幅降低关税,对台经贸影响仍然不会很大。台湾对大陆的出口一旦衰退,对台经贸影响就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