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达官网_成都90后社区网格员 “疫情过去, 就跟男朋友扯证”
“今年春节本来是去贵州和男朋友的家人谈婚事的,没想到紧急回来上班,婚事也没来得及谈。”张雨晴笑着说,“不过我爸妈被我留在那边了,帮我谈婚事。我不在场,但是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张雨晴,27岁,是成华区三街坊社区的一名网格员。今年春节,本应该在男朋友的老家贵州,与他的父母商量婚事。结果因为疫情原因,她在1月25号正月初一当天就回到了岗位上,参与社区人员摸排工作,“婚事,来日方长嘛,现在主要是把抗疫工作做好。”
利用假期谈婚事
“没来得及谈就接到通知要求返岗”
张雨晴的男朋友今年29岁,是一名现役军人,两人平时就聚少离多。谈了两年多恋爱的他们,决定今年春节见父母,并商量好结婚的事,“他的父母年龄比较大,在贵州山区也不方便来成都,所以我就和我父母一起去到他的老家凯里市黄平县纸房乡,一起商量婚事。”
1月21日,提前请了假的张雨晴和父母一起,来到凯里。
没想到在23日,刚在凯里待了一天的张雨晴就接到单位通知,“中午12点,社区书记黄鹰通知我说疫情严重,要对社区人员进行摸排,人手不够,问我能不能回去。”
三街坊社区书记黄鹰告诉记者,其实当时社区并没有强制要求张雨晴回来,只是告诉她现在人手不够,“考虑到她那么远,而且作为一个年轻人,她第一次见父母,商量婚事,是个很大的事了,也怕耽误了小姑娘的终身大事。”
黄鹰说,他也没有想到,张雨晴在电话里立刻答应要回来,“可以说当时完全没有犹豫。”
张雨晴接到通知后立即买票回成都
挂掉电话准备出发
“男友父母以为我们吵架了”
张雨晴告诉记者,社区网格员对自己的负责的范围最清楚,如果自己不回来,别人对她的网格不清楚,工作就难以开展。于是,为了自己网格内的665户人家,张雨晴在23日中午12点接到通知后,饭也没吃就拿着行李准备走。
“当时男朋友的母亲还在厨房做饭,父亲刚赶牛回来,看着我提着包包要走,以为我和男朋友吵架,还跑过来追我,怕我真的负气出走了。”张雨晴说,她当时只好解释说是工作上有急事,必须回来,“也没告诉他们是要上门摸排人员情况,怕他们担心。”
23日下午,男友送张雨晴来到凯里黄平机场,“买的下午五点过的飞机,结果到了机场,被通知因为降雾,航班取消。我只好买了第二天的动车。”于是两人去到男友在凯里的战友家里睡了一夜,在24日大年三十当天,张雨晴坐上返蓉的动车,于晚上八点到达成都。
就这样,仅在贵州待了一天,还没来得及谈论婚事的张雨晴,就把自己父母和男朋友都留在了贵州,孤身一人返回成都上岗工作。
张雨晴在男友老家拍摄的照片
已完成三轮社区摸排
“疫情过去我们就结婚”
25日正月初一,张雨晴开始上班,参与社区摸排。“我的网格辖区内共有665户人家,我和同事们一起,挨家挨户上门摸排每家每户的信息,上门宣讲,排查有没有外来人员等等。”
目前张雨晴已对网格进行了三轮摸排,“第一轮是挨家挨户登记信息,对在家的人宣讲防护知识,无人应门的都张贴宣传和温馨提示;第二轮是对那些出去了之后返家的人,了解他们的动向及身体状况;第三轮就继续查漏补缺。”
三街坊社区二网格网格员张雨晴正在挨家挨户排查
“我父母和我男友,以及男友的父母都商量好了,等疫情过去,我们就在成都把证扯了。”张雨晴笑着说,“我不在场,他们就把我的婚事定了。”
虽然笑着说没什么,但是张雨晴也难免有些遗憾,“男朋友说要带我去吃的酸汤鱼、黄糖糍粑,都没去吃到。”说到这里,张雨晴又想起了什么,“还有!我走的第二天他们那就下大雪了,我也没能看到。”
“但是我也想得很开,来日方长嘛,虽然这个春节没能在一起,也没能商量到结婚的事,但是没关系,等疫情过去我们就结婚,慢慢相守。”
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彭惊
摄影 刘海韵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责任编辑:张琳(EN049)